課程預約報名




是我還沒睡ㄇ?!不是啦!半夜被外面的消防車響,給吵醒!


因為我們家ㄋ!消防局就在附近,所以..........。


看了這篇文章,心有戚戚焉。


因為,我ㄋ~大部分的時間也都是孩子的爹不在身旁。


幾乎!只有吃飯時間的那幾個小時,我們可以聚在一塊!


也只有那段時間,我可以稍微喘一口氣。


不過幸好的是:這個做爸的,懂得體諒做媽的辛苦!


每天晚上只要他在,他的工作就是:曬衣服,收衣服,整理衣服,之後ㄋ!趁我們母子兩在洗澡時,要把水果切好,等我們下來吃!


而我ㄋ!吃完水果後,可以享有短暫的獨處,上上網,作我自己的東西。


此時,就可以聽到他在樓下跟DD兩個在玩耍的聲音!


我常常覺得這段時間最輕鬆!巴不得可以多來一點這樣的悠閒!


所以ㄋ!我還會繼續努力,在柪下去啦!我想繼續維持我耍賴的個性,我還想繼續擁有片刻自己。


這樣才能再有精力去面對,我那皮兒子。



今天晚上,在看不良笑花,忍不住對在一旁只顧著陪兒子玩耍的爸爸說!


故做感慨的說:好久沒有被人追了!


(女人的期待,男人來個浪漫!)


怎知,沒良心的!竟回答我:好阿!放狗追!!!!


我當場,無言.....................看我的電視卡贏



假性單親媽媽 -陳安儀


 


我的周圍有很多的「假性單親媽媽」。我自己也曾經包括在內。

什麼是「假性單親媽媽」?就是老公工作很忙、很晚回家、一天跟孩子說不到兩句話,或是根本早出晚歸、見不到孩子的面。運氣好一點的,老公還有個星期天會待在家裡,但所做的事情也只限於吃飯、睡覺、看電視、打電腦,通常兩隻眼睛都不會擺在孩子或孩子的媽身上。運氣差一點的,連假日也要去加班、應酬。一年工作360天,跟同事相處、聊天的時間,都遠遠超過家裡的老婆、小孩。

比起真正的單親媽媽,「假性單親媽媽」唯一的差別,只是在晚上有個人睡在旁邊,家裡的帳單有人支付,還有,會有個人三不五時打電話回來說:「我今天晚上不回來吃飯。」

其他,都沒有什麼差別。帶孩子去公園玩時,看著別人一家和樂融融,只有自己孤孤單單的母子倆;去大賣場,別人的老公在扛東西,自己只好想辦法當女超人。孩子生病了,自己想辦法坐車、送醫;天色暗了,永遠只有一個人面對煮飯、洗衣、洗小孩等做不完的家事,連想上個大號,都得把老么抱上膝蓋一起進廁所。家人聚餐,老公永遠都缺席;看電影時,只有娘倆進電影院。出國旅遊,老公大方出錢讓妳跟孩子一起去;娘家的親戚大概只有每年初二看得到女婿  ;而孩子們永遠跟鄰居的叔叔比較熟。

這類老公,都有個共同點,就是口頭禪都一樣:「你以為我喜歡這樣嗎?我還不是為了妳、為了孩子、為了這個家!」

這類老婆,也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心裡感想都一樣:「好吧!我就再忍忍,等孩子大一點了、錢存多一點,我就輕鬆了,他也會多留在家裡了。」

很不幸的,以上兩者所言、所想,都非事實。不回家的老公,成就的通常都是他自己;而默默忍耐的老婆,通常也等不回一個永遠不回家的男人。

我的一個朋友前兩天跟老公吵架。我問:「怎麼了?他做了什麼?」她妙答:「他沒做什麼。我們吵架就是因為他『什麼都沒做!』」

在外工作、老婆是家庭主婦的男人,永遠都覺得自己的地位比較高。他賺錢,所以他最大。回到家,老婆理應把家理好、孩子照顧好、飯煮好、衣服洗好,而他呢,就是翹個二郎腿看報紙。如果能夠幫忙洗個碗、洗個小孩,那就已經是不得了的「新好男人」了!

而家庭主婦呢?拿人手短、吃人嘴軟,又沒有薪水,先天矮一截,所以只能默默無語、吞聲忍氣。

我聽過最離譜的老公,居然會因為孩子不小心跌倒,而臭罵老婆:「妳每天在家不過就是看個孩子而已,還會把小孩弄受傷!妳怎麼這麼蠢啊!」

當下我簡直是張大嘴巴、合不攏來!我很想回他一句:「你也不過就是在公司裡跟客戶屁一屁、混口飯吃,你以為你是誰啊!」

不料,這位高學歷的媽媽,竟什麼也沒說,乖乖的把小孩帶去包紮擦藥,半句也不敢吭。

前兩天看到一篇網路文章,寫到每次出門,先生都因為太太的「動作慢」而怒火沖天
,他不知道,太太出門動作慢,是因為要收衣服、準備行李、穿戴小孩、把碗洗好、花澆好、沒煮的飯菜要先處理,還要裝扮自己。先生壓根沒想到,他一人準備好,並不是全家準備好;太太動作慢,是因為老公不幫忙!

通常,每一家都有個白目老公。衣服晾在外面,不叫他收他不會收;髒衣服堆積如山,不叫他洗他不會洗。滿床衣服,他可以說不疊就不疊,自己撥開來一塊地方可以睡覺就行。房子髒亂,不叫他整理他通通看不見;孩子哭的再大聲,都遠不如電話一響來得有反應。裝瞎裝聾功夫一流之外,好像這個家除了提供他吃飯睡覺上網看電視打電話聊天之外,都不干他屁事。

中國人自從孔老夫子說了一句「君子遠庖廚」之後,就是女人悲劇的開始。很奇怪,中式設計的房子,再漂亮、再大,豪宅裡總是有個超級小的廚房,僅供一人容身,並且家具粗糙。為什麼?因為廚房是女人的天地,女人不用太大的空間、太好的建材,而且,廚房的女人只能是一個女人,不會有任何的幫手。男人不會進廚房,他可不管孩子吃什麼喝什麼。只要孩子是他的種,其他他什麼都不在乎。

問題是,如果這個男人可以一肩挑起家庭所有重擔、還給家庭主婦一份高薪那也就罷了,最起碼受氣還有錢拿。在現代社會,雙薪家庭占大多數,兩個人都要上班時,為什麼家務還是女人的事?根據統計調查,男人做家務時數的比例,不到女人的十分之一!絕大多數的男人,在外面掙不了幾個錢,回來還是一副大老爺的姿態。

老實說,在家裡做家務的女人,如果以同樣時間在外面以家務幫傭為主業,賺得說不定比男人還要多!根據統計,如果換算家務事的薪水,家庭主婦一個月的合理薪資是六萬元以上!(以某國統計的幣值及經濟水準換算台灣的幣值及經濟水準)

開玩笑!有多少男人付的起這個價錢請一個全天候傭人?還不包括做愛?

中國古話說,「男主外、女主內」。因此,很多女人腦袋裡也根深蒂固這樣的觀念,總覺得灑掃、煮飯、帶小孩,是自己分內的工作。事實上,在現今女人也要負擔家計的狀況下,家務如果在全部壓在女性的身上,那是非常不人道、也不公平的。

同樣下班回來,為什麼你可以大喇喇坐在客廳等飯吃,我卻要一頭栽進廚房,一面捲起袖子洗洗切切,一面兩條大腿上還纏著一個哭鬧不休的小孩?同樣每天上廁所,為什麼廁所又髒又臭的時候,是我要拿起刷子來清理,而你卻可以受之無愧的享用乾乾淨淨的浴室?

很多男性都會說:「唉!反正妳在家裡又沒有什麼事!而且,我上班回來很累!」殊不知一天二十四小時跟一個五歲以下的小孩長期相處,在沒有人幫忙的狀況下,是非常令人捉狂的一件事。我的不少男性朋友到現在還認為,當家庭主婦很輕鬆,每當我聽到這句話,我就會回敬一句:「你要不要請假一個星期,在家裡一個人帶孩子試試看?」

就我自己的經驗,在我正常上班的時候,我還有時間可以處理協會的瑣事:打電話聯絡事情、寫寫文章、回信。當我辭職回家之後,孩子整天在身旁繞,我反而一樣事情都做不成。早上起來先弄孩子穿衣、吃飯,接著要買菜燒飯、洗衣、曬衣,中午要準備餵孩子吃飯,下午要當司機接送大的上才藝課、小的睡午覺。終於有時間打開電腦,小的又哭著醒來要坐在妳的膝蓋上;講電話沒兩分鐘,兩個小孩就打成一團。如果天氣好,下午還要帶小孩出門運動、跑跑跳跳、放風一下,接著又要張羅晚飯。一整天,就這樣在馬不停蹄中過去。往往晚上說故事時,我一邊講故事都會一邊打瞌睡。

比起上班時間,我在家反而完全沒有了自己的時間。請注意,我還是有婆婆幫忙家務的喔!很難想像一個人在加孤軍奮鬥的媽媽,心理上有多麼孤單、時間上有多麼忙碌。好不容易盼到老公下班,可以幫忙把孩子接受手過去喘一口氣,如果,碰到一個不體貼的傢伙,請問,這樣的太太,跟單親媽媽又有什麼兩樣呢?

我有一次問我先生:請問你住進這個房子半年了,你沖過幾次浴室的地板?刷過幾次馬桶?他想了一想說:「大概兩、三次吧!」我回答:「所以啦!你知道嗎?剩下的178天,每天都是我沖的、我刷的。你覺得這樣公平嗎?」

同樣的問題,我覺得可以請每一位男人想一想。結婚十年來,你折過幾次衣服?鋪過幾次床?洗過幾次碗?擦過幾次地?煮過幾餐飯?刷過幾次馬桶?收過幾次玩具?洗過幾次小孩?如果妳的答案都是「個位數字」,那麼,你老婆所做的,就是「幾千次」。

親愛的老公們,請你捫心想一想,「幾次」跟「幾千次」,差別真的不大嗎?那跟你上班所做的事情來比較,真的不辛苦嗎?你忍心這樣對待一個當初你誓言愛她、照顧她、疼惜她、保護她一輩子的女人嗎?

而親愛的老婆們,你們也要放自己一馬。不要認為自己沒有貢獻;不要認為自己低老公一階。不要認為因為我沒有領薪水,就應該低聲下氣;更不可以認為,因為是家庭主婦,所以我每天都應該待在家裡,做好每天該做的家事,而不能要求「放假」。

在外面上班,有上班族的尊嚴;當一個家庭主婦,當然也要也有一個家庭主婦該有的權利。老公下班,妳也下班,下班過後的家務,應該共同分擔。這個年代不該有什麼「男主外、女主內」,而是「共同主外、共同主內」。把家務清清楚楚的列舉出來,大家一起分工。訓練家庭中每一份子分擔家務,不但可以增加對方對家庭的責任感,也可以讓他對整個家庭更瞭解,也更體諒你。一個在家什麼都不用做的男人,無疑一定很容易發生外遇,因為他對家庭沒有參與感,他有太多的時間去風花雪月,而且,他很容易不在乎這個家。

另外,給自己一點休息的時間。

我有一個女友,她很堅持每天一定要自己一個人洗澡。她說,那是一天當中,她唯一可獨處的時間,所以非常堅持,絕不替小孩洗澡,由老公負責,她可以在洗澡的半小時內,輕輕鬆鬆的、慢條斯理的,享受一個人獨處的心情。還有一個朋友,她最快樂的事,就是晚飯過後,老公幫她照看小孩,她可以一個人去巷口85度C喝一杯35元的咖啡。就這樣,每天飯後一個小時,是很重要的充電,她可以在專心的閱讀書報、或愉快的跟朋友電話聊聊天後,讓自己的心靈重新沈澱,整理好自己,回家用笑容面對先生、孩子。

很多時候,我們不用太貪心。但是,很多時候,我們也無須妄自菲薄。當你不想再當「假性單親媽媽」時,請勇敢的告訴妳的先生,向他爭取妳應有的權利與福利。妳會發現,其實對方並非做不到,只是妳拱手將輕鬆的版圖讓給了他。而他呢,雖然逃避了對家庭的責任,但也喪失了做爸爸的樂趣。

何不試著讓先生也有機會學習操持家務?告訴他,一個願意幫忙家務的丈夫,絕對會擁有妻兒更多的愛戴。各位「假性單親媽媽」,加油吧!


Ri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懷孕的時候,這小子就跟著我到處去畫畫!


結果從小的時候,就愛玩我的顏料!


也把一個美美的白色櫃子用鉛筆畫得亂七八糟!


哈哈,這個做媽的我,也任他去作畫!


反正髒了,我在彩繪上去好了(哈哈,這是藉口,因為到現在那面書櫃還沒動手畫ㄋ!)


也許是因為長期看我畫畫,做些有的沒有的!


這小子,只要我拿起木器與顏料,就開始湊上來,喊著:我也要也要。


所以,他也有專屬的畫筆(是媽媽畫壞不要的,哈哈)


我也習慣給他參一腳,不過ㄋ,只限於底色啦,要不然我可能會發瘋,哈哈!


-------------



你看看,這是他7個月不到,才剛學會爬,竟然爬到床尾,為的就是這些顏料!


要命阿!到底要救他還是救我的顏料


 



 


這是我前陣子,敗來的木馬唷!


決心要給他來個改造囉!


這是他來參一腳囉!


-------------------你看看他畫得好認真喔!------------------------------


 



 


----------------------------------叫了老半天,才抬起頭來給我拍照說!---------------------


 



 


 


 


--------------------嗯!大師作畫,都是穿著小褲褲ㄇ?---------------------


因為怕他弄髒衣服,就很難洗了,哈哈,懶人媽媽!



 


Ri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臭皮蛋,不知道何時開始愛上說"不要"了!


每次跟他說什麼,要他做什麼,他ㄋ!


連想都不想,就直接回答我:不要!


後,讓我這麼牡羊座媽媽,每次都氣到羊角要冒出來!


經過,自己不斷的學習,也透過各種方式,來面對,現在,終於好一些了!



也分享轉貼這一篇文章!


希望對你們也有幫助唷!



 


反抗是孩子順利成長的標誌


  自發性順利發展的孩子,在兩歲前後便開始動不動就說:“不。”這意味著孩子即將進入第一反抗期了。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存在三個比較明顯的反抗期,它們是:兩三歲時的第一反抗期、小學二三年級時的中間反抗期、青春期時的第二反抗期。
  反抗是孩子正在順利成長的標誌。所以,若被孩子反抗,做父母的應該感到高興。
  當孩子出現反抗言行時,做父母的就可放下心來了:我們的孩子也在順利成長呢。可是令人遺憾的是,很多父母一遇到孩子反抗,馬上就發起火來:“怎麼能對父母這樣。真是不聽話的壞孩子。”
  反抗,是與自我的成長同步出現的自然表現,對於意欲的發展來說也是不可欠缺的重要一環。所以,歐美等國非常重視說“NO(不)”。“我們家的孩子能夠說NO了”———很多媽媽會為孩子的這一成長感到高興。在反抗期裏不會反抗的孩子才是令人擔心的孩子。
  對於孩子的反抗,父母不要與之對抗,而要巧妙地應付過去。
  到了第一反抗期,孩子想自己來做事情的願望變得強烈起來,無論是吃飯還是穿衣都想要自己一個人來完成,常常拒絕媽媽的幫助,動不動就說:“不。”
  這時,媽媽會覺得孩子變得非常難對付起來,甚至會想,這孩子真是變得任性了。其實,孩子的這種表現正體現了孩子想自己獨立行事的意欲。因此,在這種時候不要訓斥他,而是要好好地保護孩子的熱情。
  想向媽媽撒嬌,或者是自己想做又做不好的時候,孩子會過來向媽媽求教。這時可以稍微幫他一下,然後說“下面的就自己試試看吧”,引導著他向困難挑戰。成功了之後,再表揚他一下:“瞧,自己一個人會做了吧。”這樣一來,孩子的熱情會更加高漲起來。
  第一反抗期,是孩子什麼都想通過自己的手來做的時期,因此,無論是穿衣服,還是穿鞋子,都要花很長時間。所以,媽媽若是要帶孩子外出的話,對此要有思想準備,最好提前二三十分鐘就開始讓孩子做準備。並且在打算幫他時,如果他說“不”,那就放手讓他獨自去做就是了。
  抱著這種寬鬆的心態來對待孩子,孩子會自然地從第一反抗期中畢業的。
  但是在這個時期裏,如果完全滿足孩子的一切要求,那麼孩子就會變成一個只顧自己的人。因此,父母必須區別清楚:孩子的要求究竟是建立在自發性基礎上的自我主張,還是出自任性的欲望。
  當孩子吵著想要自己吃飯、穿衣、大小便等等時,這是建立在自發性基礎上的自我主張,只需放手讓他做就行了;而對於“想要買玩具”、“還想要吃點心”這樣的物質要求,就必須加以限制了。若是無止境地滿足這種物質上的要求,那他就會變成一個任性的孩子。

寶寶在3~4歲時,對周圍的環境充滿了強烈的好奇心,他希望去探察一切。但由於自己還不能圓滿應付問題,或父母怕出意外,因此經常限制他的活動,這會使獨立個性正在形成,獨立自由需求增加的寶寶大為惱火,常常表現出不服從,與父母違抗;常常因情緒激動而大發脾氣,也常常與小朋友發生衝突。這些特徵表明寶寶正處在反抗期,父母無須為此煩惱,只要你巧妙而妥善的處理,寶寶會順利度過這一必然階段。
  發脾氣時
  可以允許寶寶儘量地喊叫,來發洩氣憤。若住在郊外,還可讓他到屋外面去叫,讓他把胸中的悶氣吐出來,他很快就好了。
  說些傻話,做些奇怪的舉止,或者突然把電燈關掉又打開,以此來轉移寶寶的脾氣便發不起來了。
  如果寶寶哭鬧太久,你擔心他會哭得發紺(一種腦部缺氧現象),可以輕輕吹寶寶的臉頰,在他臉上拍一些冷水,或用冰毛巾擦臉。
  帶寶寶外出時,如果他突然發脾氣吵鬧,你就靜靜的把他帶到車子裏或洗手間去,等吵鬧平息後,再帶回原處,
  當寶寶因你未讓他隨自己的意願行動而發脾氣時,你可按他的方式給他一個機會,比如你給他一個協議,什麼事你來做,什麼事歸他做,然後鼓勵他把一件事從頭到尾完成,即使成果不佳,也要讚揚他。由此寶寶會興致大激,不再和你對著幹了。
  有些事你告訴寶寶做不成但他不信,結果真的是不行,寶寶對此會動肝火,比如沒有大小概念的他,硬要把一個玩具塞進一個沒有可能裝進的小盒子裏,在他因裝不進而發脾氣時,你可試著往裏裝,結果當然會與他一樣,你馬上對他說:“媽媽也放不進去嘛!”寶寶會因此而平息怒氣,因為他在把自己和大人做比較。
  胡鬧過度時
  孩子做出了你不喜歡的舉動時,先要看他做的程度如何?如果只是無理取鬧,或者不會傷害到身體四肢,就不要理他,等他自然平息。你若想控制自己對孩子吼叫,可以和他面對面的站著,就叫不出來了。
  孩子太吵的時候,你壓低聲音和他說悄悄話,他就會停下來聽。
  規定一個最後期限,用計時器來計算,時間一到就不准再吵;或者宣佈等你數到幾的時候,就不能再鬧,然後大聲的從一開始數。在期限到了以後,你要說到做到,開始一些新的行為,如取消他喜歡做的事情,光是頭威脅是沒有用的。
  對寶寶令人討厭的表現乾脆不理他,也不做出任何反應,既不看他也不理他,裝作正在幹自已的事情,一副什麼都沒看見的樣子,這樣會收到很好的效果。
  當寶寶在你拒絕了你的要求後糾纏不休時,你不要沒完沒了地說服他,你可堅持用一句簡單的話重複回答他,直到他聽話為止。
  在寶寶改正他的行為後,你應立即注意他,並及時表揚。
  鬧得太不像話時,罰他面壁坐幾分鐘,或罰他站一會兒,就可讓他靜下來,停止吵鬧。
  安撫怒氣
  把寶寶緊緊抱在懷裏,一邊搖晃一邊哼些歌使他平靜,然後打些比方來表示你有多麼喜歡他,例如說:“我好喜歡你哦,我的喜歡有花那麼大……有房子那麼大……有天空那麼大……”你要越說越大,還要孩子一起幫忙想出更大的東西。
  對著寶寶的耳朵說悄悄話,通常可使他停止哭叫;若你能想出一些更好的話來,說不定孩子聽了心情會變得很愉快。
  告訴寶寶,他肚子裏面裝有一個叫做“笑”的東西,如果讓它跑出來就會轉變成格格的笑。這招通常會使他忘了發怒,真的格格地笑出聲來(這方法是先無視他的怒氣,等他氣消了以後,再和他談談剛才到底為什麼發脾氣)。
  幫他發洩怒氣
  鼓勵寶寶從事體能上的活動,來發洩憤怒。要他到跑步,捶打一大團玩具油土,或用棍子打一棵樹。
  要寶寶用很憤怒的聲音,大聲地從1數到5;或在玩具樂器上奏出一首很生氣的歌;或是跳一生氣的舞。
  或是你和寶寶一起大聲叫,讓你的聲音越來越低,越來越小,終於沒有聲音。
  讓憤怒中的寶寶畫張圖,來表示他的感受,這是具有創作性的發洩感情方法。
  和寶寶討論他為何生氣的原因,若只是因為不能稱心如意而生氣,就要勸他要忍耐,要寬宏大量,肯為別人著想。
  在公平的原則下,表示出你很同情他的處境:“我曉得你為什麼生小華的氣。”設法讓寶寶說出使他生氣的事情,並建議他牟一遇到這種情形該怎麼辦。
  鼓勵寶寶用語言來表達他的憤怒,譬如教他說一些你認為可以接受的表示憤怒的字眼。
  平息爭吵局面
  限制打架寶寶最想做的活動,如為看電視蘭目而爭執,那麼就告訴他們,不結束這種局面,這一天就不允許他們看電視。
  讓爭吵的寶寶們做深呼吸,並讓每個寶寶心平氣和地說明爭吵理由,然後請他們提出解決方法,他們會很樂於接受這個建議。
  孩子們吵個不休時,就找個事情給他們做。
  看到大孩子想去欺負小孩子時,設法把他貧開,你可以說:“快來,幫我一個忙。”
  讓兩個生氣的寶寶幹一件共同的事,如給每人一塊幹抹布,要他們擦玻璃,一個人擦裏面,一個人擦外面,還沒等玻璃擦乾淨,他們又會笑顏逐開了。
  罰兩個打架的寶寶相互擁抱對方。這樣他們再想打架時就會多考慮一下,因為沒有人喜歡去抱住正在跟他嘔氣的人。
  寶寶打架時,你可以走出屋子,或到浴室去避開一下,跟處理發脾氣的寶寶一樣。沒有觀眾往往就沒有勁再打下去。
  要寶寶自己說說有什麼解決紛爭的辦法,即使他們的辦法行不通,也可以緩和一下局面,讓他們去考慮下一步的行動。
  要兩個吵架的寶寶,面對面地坐在房間相對的兩個角落裏,沒有得到對方的允許,就得一直坐下去,誰都不准離開。讓他們互相商量,通常能使他們講和。
  或要每個寶寶說出一項他認為對方具有的長處,互相稱讚一番便能結束爭吵。
  把引起爭執的東西拿走或把寶寶分開,也能強迫他們和解。

從心理成長的角度來說,人生有兩個關鍵時期:一是3—4歲的第一反抗期,二是12—15歲的第二反抗期。而這兩個重要時期的心理發育狀態,往往又會影響到他們今後的性格和情感的健康形成和發展。因此,幫助孩子安然度過“反抗期”,就顯得格外重要了。
  在三歲之前,孩子在心理上處於與父母一體的狀態;三歲以後,他們能區分自己與環境的不同,產生了獨立行動的願望。當他感到自己受到限制的時候,就會出現反抗傾向。心理學經驗表明,在三四歲期間表現出反抗精神的孩子,更容易成為心理健康、獨立堅強的人,而絲毫沒有反抗表現的孩子,則往往在性格上趨於軟弱和寡斷。
  日久天長,孩子就會從反抗的不同回饋中變得聰明、健康成長!另一方面,孩子的“第二反抗期”也極為重要。當孩子生長到十來歲時,由於他們對事物認識能力和世界觀都正在初步形成,開始進入被理解、被尊重的“第二反抗期”;因而此時他們總會有一種“我已長大了”的感覺,時時處處都在表現獨立、自強的個性。在這兩個“反抗期”家長應注意以下三點:
  其一、尊重孩子,讓孩子有所選擇。處於反抗期的孩子不喜歡別人吩咐他做某件事或被迫接受某種意見——哪怕這意見和行為是正確的。這時,你可以把自己所期盼孩子接受的做法與其他幾種可能擺在一起讓他選擇。孩子在你規定的範圍行使了自主權,既讓他表現了他的獨立性,又往往能心甘情願地順從你的建議,雙方皆大歡喜。
  其二、巧搭梯子,讓孩子自然下臺。孩子有時是為了逞能而耍強,這時,你要顧全他的面子,幫他“搭梯子”,讓他體面下臺。如果因故考試成績一落千丈,你不能對他嘲笑諷刺,否則會適得其反,迫使孩子走上“反抗的不歸路”。
  其三、因勢利導,不要破壞孩子情緒。孩子玩得高興的時候,父母打斷而要求他做他不願意的事,這正是引起孩子對抗的導火線,甚至還會發展到父母對抗。近年報刊上不時披露的青少年棄家出走,不少說是孩子在感情上與父母疏遠,對抗而採取的極端之舉。
  如此種種,巧施用,就可以幫助孩子健康、自信地度過人生的兩段關鍵“黃金時代”。


 


 


本篇文章引用於:http://www.babyhome.com.tw/mboard.php?op=d&sID=718221&bid=11


Ri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當我還是小寶寶的時候,我努力學習!


只為了這一天的到來!


今天終於是可以練習的日子,我等了好久!


可惜,無奈天空不作美,竟然下起滂陀大雨!


我知道這是老天給我的考驗!


沒有關係,我早已準備就緒!


之前的努力,今天嚐到甜頭!


我準備好了!


我要展翅飛翔!


你看,我都有自信阿!



你ㄋ?你要飛了ㄇ?


 


Ri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最近跟DD都很忙喔!


一下子去那裡,一下子又到那裡!


他不知道會不會覺得最近怎麼活動這麼多!


不過,可以明顯覺得他玩得很開心!


這個東西ㄋ!是上上星期我們到賣場看到的,忍不住給他買下來!



 


因為最近在教他認數字!


老是發現,認的不夠好,所以,看到這個,讓我腦袋刮掀起了想法!


所以ㄋ!買回來後,我們胡亂玩!


玩法~



  1. 最簡單的方法,把他拿出來一個個念,然後,在一一個問他!進步了以後,把他放在桶子裡,跟他說咕魯咕魯攪拌一下,在指定某個數字請他找出來。
  2. 請他一一把數字都放回裡面歸位唷,像拼圖一樣(他一買回來,自己就先這樣完了,他可能以為他是拼圖唷,這樣也不錯)他邊放時,我ㄋ邊在旁邊說那是什麼數字,加深他的印象。
  3. 將數字全都取出,練習一下運筆囉,請他拿筆描描看,這個是聯想到我們以前畫手的輪廓,還有以前小時候會拿銅板在紙的下方描圖的方式。同時也是他在描時,會告訴他是什麼數字(其實這個方法會有點擔心,因為不知道會不會有反效果)
  4. 我們目前玩到的最後一種,就是運用數字利用想像,把他排成各種東西!

 


 


像不像電話ㄋ?



 


 


這是蝴蝶囉!



 


 


風車囉!



 


笑臉(這是爸爸排的唷)



 


或是生氣的臉(這是爸爸排的唷)



 


這是臉囉!眼睛眉毛鼻子嘴巴還有耳朵唷!



 


 


這個最棒,因為是DD自己做的,他說一定要拍下來,問他這是什麼!


他說這是面具唷!



 


也許玩法很奇怪,呵呵!我也不知道大家是怎麼玩這個的。


可是他現在認數字已經很厲害囉!


好玩就好唷!這就是我的動機囉!


你ㄋ?你會怎麼玩ㄋ!


Ri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